找到相关内容593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题答问篇(2)

    的环境又不满意时,又将移往何处?佛教徒讲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要移民,佛国净土应是最佳选择。   对行贿的看法?行贿是不正当的支出。所以行事上遇到任何困难、问题,应勇敢面对,不行贿,不助长公务人员...遍满虚空,为何还有东方琉璃世界、西方极乐净土的分别呢?诸佛法身遍满虚空,法界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长新,无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东西南北)的区隔。所以,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是超越时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5044977.html
  • 舍利弗在《维摩经》中的性格与角色

    劣人”吗?恐怕不是。但经文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个人以为或 许是《维摩经》作者仍离不开所处的现实不圆满的经验世界, 并且虽然承认有他方佛国净土,也承认“心净则国土净” (作...法门”虽然说“空”,但与“般若波罗蜜法门”仅是间接关系,不是同一系。(2) 以般若深悟为本,但著重于不思议菩萨的方便大行,般若与方便对立的情形颇为明显。虽有他方如来与净土,但仍赞叹释尊的大悲方便,在秽土...

    林昭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345391.html
  • 净觉及其《“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其校本

    离开现实社会,在自身之外寻求觉悟,找到通向佛国净土的道路,这是不可能的。  第三,生死与涅槃虽相对而存在,但二者又是相即不二的,“生死性即是涅槃,名别体不别”。正确的修行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证成佛。 ...  在注释“远离颠到梦想”时说:  舍生死外觅菩提,弃烦恼别求净土者,如逃形避影,转益身疲;嫌迹远藏,弥加脚倦。欲得影住,净坐安身;欲得迹灭,无过息足也。......若知五蕴是图净明理,即朝闻道,...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245599.html
  • 台湾禅修型“新兴佛教”初探

    指妙天是人天师,与释自在王佛有著正等无二的大威德力、大功德力与大造化神通力 ( 注 23)。 信徒由各种灵验的启示,深信妙天是真正有大能力的明师,能带领众生将地球转变为天国佛国净土,即大转法轮,加速...

    郑 志 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545789.html
  • 只为辜恩始报恩

    大众部的造神运动。 本来是指月的修多罗,却披上了大乘神通的迷彩;造像,诵经乃至四句偈等,都能不劳智慧,不经修行,便成就永恒的祝福,佛国净土。 曾几何时,释迦一代开启的以智慧承担实相...。 同样的,如果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还有庸俗的神佛崇拜,还有庸俗的因果报应,还有庸俗的地狱净土,还有庸俗的供养功德,那么佛法的智慧又有什么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教又有什么用呢? ...

    王绍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446129.html
  • 净明山人:中华禅随笔(1)

    师父以其道力光明照入古云的性海,那水晶一样的强烈而多彩的光明,顿时全体呈现,佛国净土,种种妙相,都在光中显现,师父的报身光明,也显现为无量的庄严,而古云自身也顿然化成像佛一样相好。  师父嘱云:“此是...  三十四、五祖弘忍付法  三十五、六祖的直指  三十六、风动与幡动  三十七、六祖第次开示祖师禅  三十八、六祖直说净土妙旨  三十九、祖师禅的纲宗  四十、三大法驹的公案  四十一、透得经文背后 ...

    净明山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446130.html
  • 20世纪初期两岸汉族佛教的互动(2)

    佛教与社会的互动应化消极为积极;(d)有关佛教教育的主张应力求佛国净土的人间实现以及以菩萨道为行为准则。(三)他认为,既然要提携日华亲善,何不先在台湾做个模范?(四)他认为,演讲是弘法最有效的方法,而...的主要联络对象;第二位是代表曹洞宗的林觉力,当时他为苗栗大湖法云寺和万华龙山寺住持[147];第三位代表则是台湾在家佛教团体出身的许林[148],但他当时已倾向日本在台净土真宗本愿寺派[149];担任...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146393.html
  • 从台湾万佛会谈佛教的社会参与

    ,且积极地与世俗社会的具体利益相挂勾,企图达成佛教神圣目的下的世俗成就,建立了一个理想的人间世界与佛国净土。如万佛会的组织章程第二条云:“本会以实践佛教利他主义精神为宏法布教为目的,并推广世界和平、...三世姻缘探秘、超世纪之旅、回到源流解怨仇、神秘的领袖意识、仙山五老峰的邀宴、创造生命的奇迹、掌握生命的缘与运、我是谁--悟的真实境界、与恶灵魔军大对决、心灵游戏、灵疗与大悲水、建立灵性的净土、超越觉知...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146578.html
  •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1)

    印度佛教思想史》,页86(台北:正闻,1988)。   页9   方面自我提升。第五、大乘发心要鼓励吾人修成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佛身,以及无尽庄严的佛国净土;这是要启发行者从事相上的&ldquo...我们把这种深层心理需求作为主要的思考角度来探讨大乘兴起的问题时,“佛灭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对舍利的建塔供奉,以及有关佛的本生、譬喻、因缘和十方净土、十方现在诸佛菩萨等教典的流传&...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947161.html
  • 净土思想之考察

    佛国、佛刹、佛界、佛世界、净邦、净域、净世界、净妙土、莲邦、妙土、清净土、清净国土等的异名。  除了总名有如上的异称之外,诸佛的国土,也各有其特定的名称,以表示其所处的方位和所具备的功德等。十方三世的...,   p. 8  亦不该有三世的分际。据此以论,诸佛净土,虽称佛国,实际仍为利他而设的众生国,究竟佛的报身,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不须有其特定时空以内的净土。一般所谓净土者,乃为一个含混的名词,故到‘...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247538.html